对企业来说,报价就是经营。【智风绩效】总结报价对企业来讲是信息输出,对客户来讲是信息输入,报价的准确与否是决定能否接到订单的关键因素之一。报价过高可能会失去订单,错过市场机会,在国内某些地区的商圈中,如果企业第1次报价过高,无论客户大小,都不会给予企业任何谈判机会;报价过低,企业可能没有利润白忙活一场,甚至出现亏损。报价管理是一种竞争策略,它并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,而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一种体现,对报价的审批更是动态竞争组合的体现。如果标准报价用A表示,最终市场报价用B表示,报价的审批不只是简单地核对A的组成是否准确,还需要考虑企业的淡季、旺季、付款方式、客户实力、竞争对手实力等因素。
正常情况下A≠B或B>A,如企业在淡季时或客户付款方式良好时、进入新的竞争区域时,报价策略可能是A=B,甚至是A<B。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,考虑多方因素,在不同组合下,相同的产品最终报价各不相同,高层决策者应该把关策略性报价,企业一把手应该把关战略性报价。报价是成本管理的基准。报价前,按照报价逻辑和报价公式计算出价格,与行业竞争对手进行成本对标,售价中除了正常的物料、辅料、人工外,对比的就是各种费用,可以用市场价格推算出竞争对手费用,用来了解企业自身的优势和不足,对不足之处进行改善。报价后,用成本核算的结果回头重新检视报价的各项构成,找到需要改进的成本控制点,从而形成成本管理闭循环。
这种用成本核算结果对标报价成本的做法不同于财务的月度核算,它可以独立应用一个产品上、一个订单上、一批订单上、一个项目上、一项工程上,这种做法曾帮助一家以项目制为主的企业节约20%以上的单个项目成本。在一些企业里,经过详细计算的报价给到客户并接到了订单,假如报价中的净利润率为10%,实际每月财务核算净利润率却远低于10%,一些月份还出现了亏损,最终使企业年终核算出现微盈利或者亏损。
这是为什么呢?这也是不少企业决策者的困惑。企业不能正常盈利,除去销售额达不到盈亏平衡点外,主要存在两大原因:一个是各种成本过高、浪费过大;另一个是报价存在问题。成本过高、浪费问题比较常见,容易引起各级管理者大多数人的注意,在本节中不做讨论,具体管理方法可参考本书;而报价问题比较隐蔽,报价信息掌握在少数管理者手中,出了问题不容易被发现。如果有人、有部门去质疑报价问题,往往会被“报价肯定是有利润的,公司的成本这么高、浪费这么大,利润是被浪费掉的,不是报价有问题”之类的理由打发掉,让提出质疑的人士没有办法再追问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