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一个目标出现,如果大家都想得到它,那这就是对大家有吸引力的目标。同时这个“想得到”的目标,还必须是组织团队中所有人共同的目标,如果只是领导或是高层管理者的,那就会出问题。相信大家都看过电影《泰囧》吧,很多人说,这部电影讲的是两个小伙子到泰国去玩的事情。实际上,两个小伙子到泰国游玩是电影的表象,这部电影还有一个内线,即徐朗和高博为了一款产品“油霸”,到泰国去找周老板签字的故事。
徐朗和高博两个人的想法完全不一致,高博想把这个发明一次性卖给法国人,但徐朗坚决不同意,他希望深入开发研究,把“油霸”发扬光大,得到更远的收益。两个人各抒己见,争论不休,一直无果。唯有得到公司最大股东周扬的授权书,方可达到各自的目的,于是这才踏上了泰国行的旅程。到最后,周老板给他们留了封信,让他们二人好好商量,直到达成一致才肯见面。
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俩渐渐明白,他们各自想得到的东西和组织想得到的东西不一样,如果他们想得到的不是组织想得到的,那这三方是很难达成一致的。由于俩人股份相同,而周老板的想法跟他们也不一致,而且公司有公司的想法,两个高层、一个老板,三个人代表的梦想完全不一样,目标也不一样,所以很难融合在一起。最终,他们还是选择了以组织梦想为核心。目标设定“想得到”,不仅要考虑自己是否有兴趣,还要考虑到底是谁“想得到”。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而“想得到”,那么在企业或是组织团队中是行不通的,因为“人心齐,泰山移”,如果成员各自为伍,那就永远没有办法让企业发展起来,无论是集体的还是个人的最终目标也更不可能达成。所以如果没有“想得到”的心,组织成员就没有驱力去追逐梦想,而如果“想得到”的目标和组织最终目标不同,那么组织成员行动起来也没有办法完成目标。【智风绩效】总结,目标设定有三个要素:看得见、摸得到、想得到。如果企业设立的目标
符合这三要素,且是积极的,那么目标就可以成就一个人当一个目标是消极的,它也可能会毁掉一个人。也就是说,我们可以先不讲这个目标是什么,但只要具备这三要素就可以驱动别人。假如对于管理者设立的目标,下级员工们看不见、摸不到、想不到,他们还会“想得到”吗?
举个案例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。曾有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,他们把一只猴子关进了笼子中,这个笼子周围装着水管,中间挂着香蕉。猴子刚进去能看得见香蕉,也很想吃。于是猴子冲过去就要抓这根香蕉。结果水管中喷出水,把猴子冲到了一边,这只猴子锲而不舍就这样连续被冲走三次之后,它默默地抱着柱子站在一旁,眼巴巴地看着香蕉。对它而言,香蕉这个目标看得见,却摸不着。这时候,科学家又把另外一只猴子放进了这个笼子。第二只猴子进笼子
后,看了看旁边的猴子,就朝着香蕉冲过去并跳起来抓,结果第二只猴子刚一跳起来,水管就喷出了水柱把两个猴子都冲到了一边。连续三次之后,两只猴子可怜兮兮地抱在一起不敢动了,因为它们觉得水管中的水柱会冲走他们。最后科学家把第三只猴子放进了笼子,接下来发生了令人想不到的事情。当第三只猴子刚要伸手抓香蕉时,之前的两只猴子立马把它按倒在地,如果第三只猴子还要去抓香蕉,它们也会再次把它按倒,这样反复几次之后,第三只猴子终于明白了:这里有另外两只猴子看守着香蕉呢。于是它也不敢再动了,最终所有进笼子的猴子谁都不想再去得到香蕉了。
这个故事启发我们,一旦有员工看得见、想得到,但是得不到组织目标,那这些员工也不会让后来者得到。这就是群体效应中集体平庸化的现象。现在我们需要反思一下,自己的组织是怎么扼杀了员工行动的积极性呢?是看不见、不想要、得不到呢,还是看得见、想得到,而老员工不让得到呢?如果连作为组织上层的管理者都实现不了目标,那下级成员就更无法实现了。这是思维惯性,也是执行习惯。所以,为什么目标执行过程中总出现问题?因为上层管理者将目标制定得“看不见”,或者“摸不到”,所以下层人员自然也不想摸到,不想得到了。于是企业工作就变成一个“你混我混大家混”的局面,大家都不再努力了。这样的企业才是真的前景堪忧,这样持续下去企业绩效怎么能好,企业未来怎么能顺利发展?
所以目标“看得见”是基础,一个目标必须保证每个基层员工能“看得见”,具体、准确、有意义,还要保证基层员工能用自己理解的话表达出来;“想得到”是动力,只有目标让员工觉得“想得到”,才能激发员工的动力;“摸得到”是结果,就是每个人都有方法达成,没有阻碍情况发生。只有梦想清晰驱动人心,才能角色清晰扛起责任,进而流程清晰规范行动,实现落地标准反馈有效。